所在位置: 美居网 > 家装资讯 > 促销信息

业主个人信息被倒卖 一年接上千个促销电话

发布时间:2014-09-14 04:47 来源:  编辑:美居网  浏览次数:    [ ]
【导读】:近来,北京某楼盘业主临近收房却烦恼不断,各种各样的楼盘推销电话频繁打来,让他不胜其烦。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现状
  

  近来,北京某楼盘业主临近收房却烦恼不断,各种各样的楼盘推销电话频繁打来,让他不胜其烦。“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些楼盘,他们是怎么知道我的电话的?”近年来,个人信息被泄露、买卖的现象,在北京等大城市屡见不鲜,从“电话销售”到“电话骚扰”,威胁着百姓的生活安宁和财产安全。

  一年接上千个促销电话 业主遭遇噩梦般骚扰

  “林先生,你买房吗?我们请你来看看我们新开的楼盘。”“林先生,你有空来看看我们为你那个楼盘量身定做的装修设计吗?”每当接听这样的电话,东方玫瑰的业主林小民(化名)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些电话号码大多都是房地产公司、中介和装修公司的。他们发现我拒接这些电话之后,就改用手机拨打,现在我连陌生手机号码也不敢接了。”

  然而,拒接一切陌生电话并没有让林先生隔绝骚扰,大量销售短信接踵而来。在林小民的手机里千龙网记者看到,手机号码为“1550100****”的人发来短信:“林先生您好,我是刚才联系您的家装设计师,我整理一下资料,明天过去找您可以吗?”

  林小民告诉千龙网记者,自从去年5月他在通州华业东方玫瑰买了一套房子之后,这种电话骚扰就一直没断过,平均每天3个以上,一年下来,至少有上千个推销房子、装修等的电话,连晚上10点都不消停。这对于林小民来说,简直就是噩梦般的“电话骚扰”。

  四类个人信息滥用中数非法买卖最恶劣

  “从一开始,我就意识到我的个人信息被开发商出卖了。”林小民回忆说,当时,他找到楼盘开发商北京君合百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质问:“你们是不是把我们的个人信息给出卖了?为什么这些装修公司、房地产公司的销售员打电话能知道我的名字?还知道我在哪买的房?”

  根据林小民提供的线索,千龙网记者日前找到这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了解情况,该公司业务员轻描淡写地说“有很多业主都反映有这种情况”。显然,在他们的眼里,这种出卖个人信息的行为已经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

  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现状专门组成课题组,在北京、成都、青岛、西安4个城市进行调研。该课题组调查发现,个人在办理购房、购车、住院等手续之后,相关信息就被有关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卖给房屋中介、保险公司、母婴用品企业、广告公司等,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

  最终调研结果将我国个人信息滥用情况大致归纳为: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擅自披露个人信息、擅自提供个人信息和非法买卖个人信息4个类别。其中,最为恶劣的是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很多受访者表示,自己有权了解个人信息的存在情况,如果滥用造成损失可以请求赔偿。

  专家建议立法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林小民告诉记者,当他想诉诸法律保护自己的时候,才发现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保护个人信息的专门法律。

  8月25日下午,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胡钢律师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介绍,2009年《刑法修正案》中虽然新设立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但是对于该罪名的构成要件是“情节严重”,而“情节严重”的司法解释至今尚未出台,各地法院在执行的时候可能导致尺度不一的情况。2012年底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是一部“没有牙齿的法律”,对侵犯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没有严厉惩处条例。

  据千龙网记者了解,我国现行的各类法规中一般仅限于禁止泄露个人信息,但是,公民个人在信息收集、保存、利用中的知情权、同意权、请求更正错误信息和删除不必要信息乃至获得救济的权利等,几乎都没有得到确认。同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当遵循怎样的原则、信息主体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享有哪些权利、对滥用个人信息的信息处理者如何予以制裁、由什么机构负责执法等,也都存在疑问。

  在一项调查中,接受调查的公众有99.3%的人赞成立法保护个人信息,希望政府机关严厉打击滥用个人信息的现象。胡钢律师认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最关键的是确立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目前,我国非法信息流转和垃圾信息泛滥,已经是侵扰百姓生活的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我建议由工商总局或者国信办组建专门行政执法机构,切实有效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他还建议,通过制定专门法律设定刑事责任和处以高额罚款,来加大对滥用个人信息的打击力度。(千龙网记者 于振华)



本文链接:http://www.51meiju.net/html/news/25963.html

本文标题:业主个人信息被倒卖 一年接上千个促销电话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
家装宝典
装修图库